中欧之间的摩擦慢慢的变多,中国车企也逐渐的开始停止对欧投资合作,也停止了对德国投建电池工厂,在这样的情况下,
德国总理朔尔茨主张要把德国企业将业务从中国转移到印度,并且声称印度对于德国经济充满“机遇”。
当人们还沉浸在德国总理朔尔茨率领庞大代表团访华的余韵中时,这位德国的掌舵人却已经踏上了前往印度的旅程。
这一次,他身边簇拥的不再是德国商界的巨头,而是自己内阁中的重量级成员,副总理兼经济部长、外长、防长、劳工部长等几乎所有德国政府的核心人物都随行而来,阵容之强大,足以让人侧目。
然而,更令人瞩目的是朔尔茨在访印期间的一番言论,他公开呼吁德国企业将业务从中国转移到印度,并且信誓旦旦地表示,印度市场对德国企业而言充满了机遇,这番话犹如一颗重磅炸弹,在德国商界和政界引爆了激烈的讨论。
要知道,德国经济与中国市场可谓是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,德国企业在华投资规模庞大,中国市场也为德国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劲的动力。
据统计,2021年德国对华出口额达到1057亿欧元,占其出口总额的7.5%。而在华德资企业更是数以千计,覆盖汽车、化工、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。
就拿大众汽车来说,中国一直是其最大的单一市场,2021年,大众在华销量达到317万辆,占其全球销量的39%。
而西门子、宝马、巴斯夫等德国企业巨头,也都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,可以说,中国市场已成为德国企业的“金饭碗”,失去它,德国经济将难以为继。
而现在,朔尔茨却公然喊话德企“移情别恋”,将目光投向了印度,这不禁让人好奇,是怎样的魔力,让这位德国总理如此笃定印度市场?
事实上,德国经济长期以来对中国市场有着较高的依赖度,中国不仅是德国的重要贸易伙伴,也是众多德国企业的投资热土,然而,随着地理政治学风险的上升,德国政府开始担心这种过度依赖可能会给德国经济带来隐患。
为了分散风险,德国政府开始寻求多元化的经济布局,而印度,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南亚大国,自然成为了德国的重点考虑对象。
通过加强与印度的经济和防务合作,德国不但可以开拓新的市场,还可以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削弱俄罗斯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力。
然而,朔尔茨的“印度邀约”虽然诱人,但德国企业界的反应却出奇地冷静。他们似乎并没有被总理的甜言蜜语所动摇,而是理性地评估着利弊得失。
西门子公司CEO博乐仁就直言不讳地指出,中国市场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8%,这是一个任何企业都无法忽视的存在。
要知道,西门子在华业务可是一个庞然大物。从高铁到电网,从工业自动化到医疗设施,西门子的产品遍布中国各个领域。
仅2021年,西门子在华营收就达到了89亿欧元,占其全球总营收的12%。如果贸然撤出中国,西门子将损失数以十亿计的收入,这是任何一家公司都难以承受的打击。
而博乐仁口中的“五分之一”论,更是一针见血,他指出,印度的人均GDP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,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印度市场的消费能力远不及中国。
对于西门子这样的高端制造企业来说,中国庞大的中产阶级才是其主要的目标客户。而在印度,能够负担得起西门子产品的消费者恐怕凤毛麟角。
博乐仁的言论代表了德国企业界的普遍心声。他们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,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供应链和销售网络。
这种根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撼动的。正如博乐仁所说,德国企业追求的是在中国市场“做加法”,而不是简单地将业务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。
虽然印度市场潜力巨大,但也存在诸多挑战,基础设施薄弱、营商环境复杂、文化差异大等因素,都让德国企业在进入印度市场时面临不小的困难。
如果想要在印度立足,德国企业要投入大量的时间、精力和资金来适应当地的政策、文化和消费习惯。
与此同时,德国经济也面临着一些结构性问题。制造业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居高不下,许多企业不得不采取降本增效的措施。大众汽车计划关闭德国本土工厂、裁减员工的消息,更是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。
在这种情况下,德国政府是否应该盲目推动公司进行市场转移,值得商榷。相比之下,优化国内产业体系、提升企业竞争力或许更加迫在眉睫。毕竟,单纯依靠军工产业来拉动经济稳步的增长,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。
德国需要审慎权衡各方利益,在兼顾企业需求和经济长远发展的同时,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,深化与各国的互利合作。
与其轻易放弃在中国市场的优势,不如在更加开放、包容的心态下,把握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,在多元化布局中寻求平衡,实现稳定、可持续的发展。
这对于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经济来说,都将是一个艰巨的挑战。但只要德国政府和企业界能够携手应对,相信一定能找到一条既符合自身利益,又能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道路。